建宁:分层分类端出廉政教育“全廉宴”
“没想到原来看过警示片中的情节,会在我的‘身边人’身上重演,在这里感受到党纪国法威严的同时,更要引以为戒、反省自身。”3月4日,在建宁县法院第二科技法庭旁听庭审县总工会原四级调研员谢某某违纪违法案件结束后,一县直部门负责人感慨不已,感受着身边人身边案带来的巨大震撼。
无独有偶,在建宁县纪委监委对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的廉政集体谈话会上,办案人员深入剖析该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揭某某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思想总开关的松懈点、制度建设的薄弱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监督管理的空白点,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将警示教育前移到法庭庭审一线,由办案人员结合案件查办情况,到案发单位靶向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靶向思维,让震慑更直观、警示更深刻,这正是建宁县纪委监委分层分类端出廉政教育“全廉宴”的有效实践。
运用同级同类干部开展警示教育,还将警示教育触角延伸到乡村两级,量身打造,送课上门。县纪委监委精心筛选出8起发生在农村党员干部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创作警示教育片《明鉴》,供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后学习。黄埠乡纪委监察组选取该乡7起典型案例编印《警示教育学习小册子》,集中梳理出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件供乡村干部学习。里心镇纪委监察组利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选取农村党员干部酒驾、醉驾、带彩打牌等多发易发的典型案例,开展谈纪说法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县农村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防微杜渐。2021年,在县乡两级推动下,开展警示教育500余场次,接受警示教育公职人员和村(社区)“两委”干部20000余人。
分系统分领域也是建宁县坚持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做法。该县纪委监委各派驻(出)机构分别在被监督单位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教育活动,深化廉洁文化主题建设,指导创建能够凸显各系统特色的廉政文化场所,其中就有县公安局警示教育馆、县卫健局廉政教育展馆、县自然资源局政治生态馆、县法院院史馆中的廉文化墙等一个个体现本系统典型案例“活教材”,用身边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摒弃“看客”心理,使其身临其境,主动融入其中,真正受到警醒,提高自身免疫力。
为持续加强教育引导,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打造孝廉文化品牌,建宁县充分利用现有的宗祠家庙、家风家训馆等场所作为载体,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孝廉文化传承基地。走进溪源乡上坪古村,沉淀千年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作为杨震后裔聚集地,孝廉家训在这里代代相传,在休闲公园一侧的廉政文化长廊和“四知堂”廉政教育馆中,把先贤名人孝廉故事、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等元素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还提升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家风清廉、洁身自好、勤政为民等思想觉悟。
“这张收条为后人讲述着‘百口莲塘吐清香’佳话,讲述着建宁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厚情意,讲述着毛主席亲民爱民为民的博大情怀。”日前,建宁县纪委监委机关支部组织年轻党员干部来到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开展了一场党史学习的“红色之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干部们逐一参观展室学习,认真聆听红军当时在建宁的革命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建宁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水尾红色遗址群、将上村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展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挖掘提炼出红色革命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用权、廉洁修身。
为增强廉政教育实效性,建宁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利用县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内容,让党员干部在微阅读中学法懂法守纪。
此外,在提高“三不”综合功效方面,建宁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相贯通,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形成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持续跟踪指导等方式,深入查找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责任缺位、治理短板,释放“惩”的震慑,发挥“治”的功能,筑牢“防”的堤坝,推动形成“三不”长效机制。
“我们坚持把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贯穿廉政教育始终。”建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建宁县将继续打造优质廉政文化场所、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做强“莲乡清风”品牌,着力把树新风、扬正气与打歪风、祛邪气结合起来,打造廉洁文化陈地,助力建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